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总体目标
风景四时皆美
栖居四处见景
砀山,不仅是人们劳作生息的一方天地
更承载着砀山人诗意生活的梦想
漫步砀山城区,满眼绿意、碧波荡漾……
梨都正在变成伙伴们向往的样子
•全省今年新建城市绿道超600公里• 省住建厅要求,各地要加大生态城市公园、街头游园和湿地公园等建设力度,结合海绵城市建设、绿道建设和河湖水系治理,着力提升城镇园林绿化品质,各地要对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,精心组织,尽快将年度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有关单位和具体项目。 •推动一批县、市创建国家级、省级园林城市• 今年,安徽省将大力推动园林城市(县城、城镇)创建工作。2019年,我省将积极指导阜阳、亳州、明光、桐城市、当涂、萧县、庐江、泾县、砀山、寿县、怀远、南陵、和县等13个市、县,创建国家园林城市(县城)并取得实效。 同时,我省还将指导界首市、潜山市、怀宁县、临泉县、涡阳县、旌德县、阜南县、肥西桃花镇、金寨县麻埠镇、金寨县天堂寨镇,创建省级园林城市(县城、城镇)并取得实效。 2018年12月份,砀山县政府就发布过 2019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2019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营造林任务 砀山李庄镇、玄庙镇、唐寨镇、 官庄镇等16镇都有涉及! 工作任务、工作重点 以及奖惩措施! 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公布!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《关于下达2019年全省营造林计划的通知》( 皖政办秘〔2018〕228号)文件要求,结合我县实际,制定如下实施方案: 总体目标 以建设生态砀山为目标,科学规划设计、全面落实责任、广泛筹措资金,大力推进两线两片绿化工程(道路沿线和河道沿线,村片和镇片),切实做好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,稳步推进宿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,全面超额完成省、市下达的“四旁四边四创”任务,不断扩大城乡绿化面积,实现全县林业经济稳步增长和城乡绿化面貌较大改善。 工作任务 2019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8750亩,实施森林抚育7万亩,退化林修复4万亩;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、省级森林村庄4个;完成骨干河流造林绿化3335亩,道路绿化308公里;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9个;完成中心村绿化提升105个,自然村绿化提升1230个。 工作重点 (一)大力推进两线两片绿化工程。 今冬明春,重点实施好黄河故道、利民河、大沙河、东洪河、阚沟、郑徐客专等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。要求每侧林带宽度不低于15米(4行以上),其他中沟每侧绿化宽度不低于10米,完成骨干河流造林绿化面积3335亩。道路绿化单行每公里不低于125株,全县绿化道路308公里。农田林网建设注重选择高大乡土乔木树种和高产高效的经果林树种,严禁过量使用生长缓慢、生态防护功能不强、经济效益低下的景观绿化树种。严禁以村庄绿化提升为名,组织大规模采伐村片林的行为。围镇、围村片林每亩不少于25株。 (二)切实抓好森林抚育、退化林修复工作。 因地制宜,科学开展森林抚育、退化林修复工作,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,培育高品质森林,提升生态效益,稳步推进以低产、低效林改造和退化防护林改造为主的退化林修复。对2018年8月因水灾损毁的高铁、高速两侧和县城周边防护林带,要重点做好补植、补造和修复工作。 (三)提升县城防护林带建设。 继续加大G310绕城段两侧防护林带建设力度,除抓好中绿带补植外,两侧各50米的林带建设应做到应绿尽绿,形成闭环绿廊,确保不出现缺株、断带现象。结合国家园林县城创建,做好主干道路两侧增绿、老旧小区扩绿提质工作。 奖惩保障措施 一、创新造林机制。 按照“政府要绿、农民得利、社会受益”的原则,探索完善林权承包、公司化造林、合作社造林、联户造林等机制,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,调动各方造林管林积极性,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造林绿化,在加大县级财政投入的同时,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,确保造林绿化资金投入。对骨干河流绿化合格的面积,除享受省级造林补贴外,县政府另外给予适当补助。 二、严格考核奖惩。 县政府将增绿增效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,并与各镇(园区)签订目标责任书。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,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、影响全县营造林和创建目标实现的,严格追责问责。2019年底,县政府将对造林绿化有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进行适当奖励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营造任务分解表 •国家园林城市•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有哪些? 1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服务群众,构建和谐社会,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; 2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,改善城市环境质量,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; 3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砀山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; 4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,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,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内在需要; 5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能给市民带来什么好处? 园林不仅可以作为游憩之用,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。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,放出氧气,净化空气;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,减轻污染; 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、湿度,改善小气候; 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、防火等防护作用。在非常时期园林绿地还是躲避空袭与战争的掩体,还是避震的最佳场所。 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,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,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,使脑力、体力得到恢复。园林中的文化、游乐、体育、科普教育等活动,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。 随着社会进步,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愈来愈高,崇尚自然、崇尚绿色,追求工作、生活环境的高品质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单位绿化、居住区绿化有何规定? 1、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,分布均匀,服务半径达到500米(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)的要求; 2、公园设计符合《公园设计规范》的要求,突出植树景观,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%以上,植物配置合理,富有特色,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水平; 3、制定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,古典园林、历史名园得到有效保护; 4、城市广场建设要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,绿地率达到60%以上,植物配置要乔灌相结合,建筑小品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,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,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市民应该怎么做? 首先,要有爱绿护绿意识,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; 其次,自己动手,利用庭院、办公室、阳台空间,栽花种草,为房前屋后的树木花草松土、清理杂物、浇水施肥,美化办公室与居住环境; 第三,自觉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,为绿化、美化砀山贡献力量; 第四,与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作斗争。 绿色,让城市生活更美好! 向着“国家生态园林城市” 这一最高荣誉目标出发, 砀山加油!